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_亚洲精品偷拍自综合网_国产在线精品观看_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

當前位置:首頁 試駕評測 其他媒體轉(zhuǎn)載 正文

SUV正名之戰(zhàn) 歐藍德對CR-V/Ford Escape

收藏 (0條) 舉報/糾錯
2WD操控之爭 Outlander力拼CR-V

『兩款車各有各的味道,單在外型上兩車就呈現(xiàn)了不同的風格』

  從1995年Honda CR-V第一代車型問世后,Honda就不曾將此車定位為SUV,而是將它包裝成都會RV,自然它避開了檢視越野性能的層面,至今12個年頭,CR-V歷經(jīng)三代車型的演變,在操控表現(xiàn)上十分杰出,不僅外觀具備濃厚的都會感,車艙設計也有獨到之處,全方位的表現(xiàn)都在水平之上,因此成為該級距的銷售冠軍車。但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當Outlander的2WD車型與CR-V 2WD在操控上的廝殺過程。

兩者都采用房車底盤 CR-V展現(xiàn)低重心優(yōu)勢

  CR-V的底盤設計來自于房車Civic,由雙A臂懸掛演變成前麥弗遜后R.L雙A臂設計,在引擎室的配置上,引擎位置向前推,完全位于避震塔之前,避震塔后則由變速箱、方向機等設置均衡部份配重,于是重心非常完美的坐落整個前輪軸正上方,而在垂直的降低重心工程上,前后懸掛連桿都盡量設置在輪軸下,車艙內(nèi)也貫徹輕量化,特別是座椅與鈑件。透過許多懸掛支臂的緩沖襯套以及細致的阻尼與彈簧搭配,營造出宛若房車一般低重心的操控感受。

『彎道中,CR-V的動態(tài)穩(wěn)定度略高于Outlander,低重心的設計功不可沒』

  這樣的方式要是與Nissan X-Trail或是Mazda Tribut相比十分明顯,但是真與Outlander相較,差異程度變小許多,原因在于Outlander的底盤設計,也采用相當新的概念,因為這款車是2000年以后所誕生的新世代車型。我們選擇了五指山作為兩車比較的場地,不僅來回充滿上下坡道,彎道大小也有一定的難度。不過CR-V 2WD車款采用的是2.0L引擎,所能營造的輕盈感受,面對Outlander 2.4L 172匹動力,亦無法突顯優(yōu)勢。

同樣采用可變氣門設計 Outlander多400c.c.優(yōu)勢

  進入五指山彎道后,Outlander的CVT在此展現(xiàn)強大的火力,rpm始終鎖定在5500轉(zhuǎn)左右,即便輪胎尖叫聲不斷,還可以清楚感受到內(nèi)側(cè)輪在打滑之余,還有一種卡卡的感覺,若有似無,有如LSD作動一般。不過可惜的是2WD車型所配置的215/70R16車胎,扁平比過高,車胎變形犧牲了些許轉(zhuǎn)向精確度。不論是出彎前放掉油門,或是通過彎頂點后,CVT始終如一的固定轉(zhuǎn)速,變成了一種輸出利器,172匹的動力幾乎完全釋放。

『過了彎頂點出彎后,Outlander隨即能夠以優(yōu)勢的動力扳回一城,兩者勝負難分』

『CR-V的車艙設計絕對值得他廠學習,MPV化的內(nèi)裝設計更為人性化』

  不過在許多連續(xù)彎道中,Outlander終究是一款SUV,彎道極限上當然無法與房車相比,但是我們參予集評的四位編輯對此車的懸掛設定都給予肯定,既沒有MPV的搖晃,甚至還超越一些大型房車,可以明顯感受到懸掛設定上,十分重視運動性的表現(xiàn)。

『Outlander車艙訴求的是簡約風,儀表臺與內(nèi)門板采裸料壓花設計』

『同樣有著人性化設計,后座采One-Touch按鍵快速收起設計,可以平躺同時滑動』

  CR-V在都會市區(qū)中行駛確實非常輕快,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此車方向盤比Outlander輕上許多,給人一種省力的感覺,再加上五速變箱的聰明換檔機制與靈敏的油門反應,CR-V給人一種強烈的手輕、加速快的感受,相信女性車主會非常喜歡這樣的感受。這些都是Outlander相形見拙的部份,略為重手的方向盤,只有在中高速呈現(xiàn)車輛穩(wěn)定的效果;CVT拖住的感覺,少了一般傳統(tǒng)變速箱在不踩油門下,那種動力脫離滑行的感受。

『兩者側(cè)傾程度相當,但是Outlander的懸掛比CR-V要硬朗些,以便承受較高重心』

  不過上了五指山之后,CR-V略低的坐姿讓車主擁有較佳的戰(zhàn)斗位置,而在彎道纏斗中,CR-V的精確轉(zhuǎn)向卻因為它老化的輪胎而無法發(fā)揮頻頻打滑,甚至在下坡路段的入彎急煞,多次出現(xiàn)ABS作動,除了這輛車里程數(shù)高達三萬五千公里外,我們認為CR-V就算能夠贏在彎道,但那也只是些微的差距,然而Outlander在2.4L的輸出優(yōu)勢與CVT加持下,出彎后便能迅速追回CR-V,而呈現(xiàn)廝殺纏斗的局面。

  MIVEC VS i-VTEC

  不論三菱的MIVEC或是本田的VTEC,這兩種可變氣門正時設計非常類似,已經(jīng)不是以往利用大小角度凸輪軸進行切換,而是改采氣門頂油壓壓力控制,進而達到開啟度大小變化。不過目前三菱的MIVEC只有可變正時,并沒有可變油壓控制揚程大小?勺儞P程的必要性,須視引擎本體設計,并非必要配備,但是Honda不但如此,還多了ECU計算優(yōu)化的功能與可變進氣歧管等而成為i-VTEC,在科技程度上略勝一籌。

共3頁<>
收藏
+1
+1
推薦閱讀
發(fā)表我的評論
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:
評價內(nèi)容: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(wǎng)友評價,其中100.00%好評,0%差評。
評價理由:語句不通/文章閱讀困難
0/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:
最新文章
加載中